尹强,1978年4月生,湖北宜都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竞彩猫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2004-2013年就职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自2013年8月起,就职于竞彩猫机械工程学院。入校9年来,他主持纵向、横向各类课题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28篇,获得专利授权40余项;指导本科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次、获毕业设计指导一等奖1次、二等奖8次;荣获校课程教学质量二等奖1次、三等奖6次、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奖项荣誉。现为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i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he Journal of Networks, Software Tools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学术刊物审稿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时代新人的注解。
在竞彩猫,有这样一位老师,来校前,他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工作了9年,从基层的一名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和中层管理干部;入职竞彩猫后的9年里,他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竞彩猫特色相融合,在守护大国粮仓、培育时代新人上接续发力,探路前行。他就是竞彩猫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尹强。
“摸着石头过河”,打造新专业
“培养社会需要、体现竞彩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负责人,尹强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需求,扎实推进竞彩猫“新工科”建设,立足于竞彩猫学院特色,发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制度创新,持续在粮油食品加工领域上“做文章”。
自2018年教育部出台竞彩猫“新工科”建设的相关文件起开始谋划、2020年申请提交、2021年专业获批、2021年大类招生,围绕专业整体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实验室建设等工作,5年的时间里,尹强一直扑在打造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这一件事儿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摸着石头过河是最难的。”他坦言。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智能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运维管理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对配套场景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建设配套场景,尹强先后主持了2018年“基于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师资能力建设与研究”、2019年“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器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条件建设”、2020年“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探索与研究”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截至目前,尹强带领团队完成了“粮机关键部件表面处理机器人工作站”“粮机关键零件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工作站”“粮机特种机器人可重构系统”“自动装箱码垛仓储机器人系统”等四大机器人工作站的建设,一期实验室验收。“‘机器人与机器视觉’‘智能感知与嵌入式’‘智能运维’‘人工智能’四个实验室的招标已完成,面向食品加工领域‘人机物三元融合’产教基地共建工作也即将启动……”谈到后续工作,尹强一一道来。虽然任重而道远,却让我们对该专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除了课程建设,从学生入校前的招生到学生毕业就业离校等涉及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各环节我们都参与其中。”尹强说,目的是培养既能发挥学生优势、又能具有轻工大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当好学生的拐棍”,培养新能力
作为“新工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应运而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尹强会向学生介绍最新科研成果或进展、推荐科研方法或工具、讲解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课外作业往往比较开放,他通常会要求学生查阅现有的相关技术专利,总结其创新点,或者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机器人技术对传统粮油机械进行智能升级,并阐述具体思路等。“虽然是粗放型引导,但是坚持下来会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有帮助。”尹强说道。
“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上,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啰嗦’。”尹强说,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真正愿意“钻”进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激将法、量身定制法、选择法……,尹强最终发现,发挥好导师的“拐棍”作用,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研究内容是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让尹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专升本的成同学,最初为了在考研和求职中更具优势,想尝试申请一项专利。在研究的过程中,因为该同学基础较差,尹强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开小灶”。“有时是不理解一些理论,有时是创新点不够明显,有时是思路‘卡壳’了,我会给他一点提示,就像‘拐棍’一样,扶一把他就能够继续走下去。”在尹强的帮助下,成同学对科研的兴趣愈发浓厚,最后申请了七项发明专利,其中四项已得到授权。
基于在学生创新和实践方面的努力,尹强指导本科生在核心期刊发表了2篇论文,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次;部分学生毕业后入职航空航天、船舶等军工企业或科研院所,为国防事业效力;一些硕士研究生还考取了博士;他本人也获得竞彩猫毕业设计指导一等奖1次、二等奖8次等。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沿用过来人经验”,守护新希望
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让尹强对高校应培养怎样的人有着自己的见解。“人文素养、性格塑造、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都很重要。”身为教师,他总是身体力行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
“规划做与不做区别很大,我会要求每个学生都制定规划。”尹强说。得益于学生时代班主任给班级同学的目标激励,以及在企业工作的周计划、月计划要求,尹强深刻感受到规划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的尹强,从学生一入校就要求他们制定大学规划,并跟进指导规划落实。
时不时地给学生上上“紧箍咒”,也是尹强的习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每次讲完课,尹强都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来鞭策学生。“游戏偶尔打一下可以,但是要把握度。”在走访学生寝室时,尹强也会针对学生的生活状态给予一些提醒。他说,大学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他希望用过来人的经验,尽可能地让学生少走“弯路”。
“‘换位思考’很重要。我经常设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希望老师怎样讲课、怎样跟学生相处。”课堂上,尹强总是精神抖擞、乐呵呵地给学生们讲课。用他的话说:“如果老师都无精打采,学生又怎能打起精神好好学习。”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在遇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或十字路口,也会继续求助于他。由“尹老师”到“强哥”称呼的改变,是学生对他为学为师为人的赞许和肯定。
让学生不断朝着新的希望进发,是尹强作为老师、作为学生的“大家长”,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在引领学生成长的路上,他一直尽心尽力。
“知与行是智能制造工程的根与魂,我很乐意穷尽个人的理论和实践积累,为专业和行业培根铸魂。”尹强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书写在9年的每一个日子里,在轻工大的热土上为培育时代新人持续挥洒着智慧和汗水。